一份荣誉,一份责任。她简单直爽,她不苟言笑;她开朗幽默,她作风硬朗。不一样的她,给我们呈现了不一样的风采。她说,即使能留在组织的时间不长了,也要将责任进行到最后一刻。她就是院团委调研部部长官惠萍。
“我希望给自己一次完整的体验”
人生中有很多的机会,有人歆羡,有人错失,有人不管不顾,有人紧紧抓住。而在官惠萍看来,有这样的一次竞选优秀团干的机会,无论结果如何,都要去尝试一番。
大一时的她,也曾作为五四评优中投票的一员,也曾幻想过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台上。官惠萍说道:“我希望给自己一次完整的体验,参加这次五四评优也是一种检验自己的方式。”当选为院团委调研部部长,并且一直工作到如今这个阶段,五四评优的机会在官惠萍看来,是十分来之不易的。
当谈及自我的评选优势是什么时,官惠萍不忘自我调侃:“我的成绩,肯定不能成为优势了。”调研部,顾名思义,是负责相关的工作调研,并且撰写相应的调研报告。她提道,这个工作必须要求自己要多与人沟通交流,接触的人也会比较多,而且自己的性格比较开朗易相处,也许“人际关系不错”是自己的一大优势。
部门工作来到一学年的下学期,无论是干事还是部长级,在工作上都会有所懈怠。“五四评优恰好在这一时期鞭策我们继续前进。”官惠萍强调道。即使在任部门工作期间只剩短短的两个多月,也应该将自己的责任尽力做到最后一刻,不能因此松懈而停滞不前。五四优秀团员团干的评选,是对学生干部的肯定,更是对部门工作者的一份鞭策书。
谈及此次的竞选,官惠萍对自己的评价很简单也很实在。而在工作上,她更愿意定义自己是一个比较严肃中带些许庄重的人,也因为工作的原因,她在工作时间上都比较不苟言笑,行事一板一眼,时常给人一种作风硬朗的感觉。她自己也提到,尽管后期工作相对并不那么紧凑,可以稍微放松,但也许是自己“霸道总裁”的形象深入民心,她的干事们似乎未能完全适应她的温馨一面,这也是令她有点不解的事。
不一样的她
在前部长们的眼中,她是“自来熟”、“人来疯”。在干事们的眼中,她不苟言笑,严肃又庄重。大一时,她张扬,保留了几分肆无忌惮;大二时她严谨,褪去了几分狂野性子。她,就是官惠萍.
“当时选我任新一届部长,在部门们看来像是一个赌局。还好我证明他赢了。”官惠萍笑道:“现在回想起以前,发现自己真的变了不少。”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?记者们心里微讶。活泼如她,本性中自然带了一些“疯”的特质。在任干事期间,官惠萍回忆道,那时的责任意识并不强,只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就足够了。大局有部长掌控,而且日常工作中部长会给予帮助和照顾,“责任”一词在那时并不明显感觉到。
从大一步入大二的同时,官惠萍的部门身份也从干事转换成部长。不同的身份不仅意味着不同的职责,还意味着承担的责任更重一分。“成为部长,这意味着我不能再如此野性,要踏实下来了。”官惠萍说道。因此,在工作上,官惠萍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严肃又有些庄重的人。她行事干练,她一丝不苟,时常给人一种雷厉风行的感觉。
也许是“霸道总裁”的形象深入民心,官惠萍的干事们未能适应工作之余她爱玩的一面。这让官惠萍有些无奈。责任让她静下心来,成为一个不负众望的部长。责任,在她看来,是一刻也不能松懈的担子。
成长总是有得有失,不可避免。失去的事物让人惋惜,但收获的部分往往让人感到庆幸。对于官惠萍来说,在团委调研部工作的日子,是收获多于失去的。
身为部长的她,工作任务更重了,自然而然地,与朋友的联系也少了。朋友与工作,就像鱼和熊掌,难以兼得。“朋友是要双方付出的,而不是一个人给予另一个人的”官惠萍说道。
失去有时,收获也有时。官惠萍庆幸能进入院团委当干事,成为部长,又因机缘巧合了解了下乡队伍“行者”,并且参与其中。“下乡时与同行的师兄师姐关系很融洽。”官惠萍回忆道:“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,亦师亦友。”而聊至官惠萍的实习之憾,恰恰又与三下乡有着密切关系。那时移动公司进行的实习招聘,官惠萍也进行了面试。如她意料之外,官惠萍通过了面试,获得了实习的机会。但实习的时间与三下乡的时间相冲突了。“实习的机会可以再有,但三下乡的机会不多。”官惠萍提道:“要趁着自己还有热情,出去尝试。”
总是有得必有失。她感到遗憾,却从不后悔。
未来自己
对于部门的干事,官惠萍建议道:“无论是在院团委还是其他组织,都要用心去做,努力为自己累积经验。”对于接下来的工作,官惠萍则表示,会完成好工作,将责任尽到最后一刻。而对于即将到来的大三阶段,官惠萍则说道,力求在专业上精益求精,准备实习的工作。
从工作到生活,从下乡到实习,从个性张扬到收放自如,官惠萍学习着,也成长着。她喜欢不羁放纵,她可以踏实严肃。不一样的她,却都与责任同在。